土壤墒情监测系统、土壤墒情监测站、土壤墒情监测设备

公司主营产品:

怎么人工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?

来源: http://www.soil17.ne  更新时间:2013-4-13 13:43:03  阅读

  朝阳地区经常发生春旱,土壤墒情往往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和出苗的要求,严重影响适期播种和出全苗。一般种子发芽、出苗要求土壤湿度不低于15%(可用土壤水分监测系统进行监控),为了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,可采取造墒、抢墒、提墒、掏墒、补墒和保墒等措施,以保证适时播种,出苗齐全。

  造墒:对于有灌溉设施(提水站及渠道等),但土壤本身墒情差的地块,要充分利用现有灌溉条件,实行播前灌溉,造墒播种造春灌的适宜时期是2月末至3月末。为便于播种,砂土地春灌应在播种前10天结束,壤土和粘土地应在播种前15天结束。每亩地一般灌水50方左右,春旱严重时,每亩灌水量应在70方以上。经冬春灌后,砂土地的土壤含水率到播前可达2.%左右,壤土和粘土地达23一25%,有这样高的土壤含水率,即使6月上中旬以前不下透雨,作物也能正常生长发育。

  春播时土壤墒情很差,虽然有一定水源,但又没有灌溉设施的地块,应在春播前进行挖按埋墒。按长3.2尺,宽2.8尺,深1.0尺,每按灌水12斤左右两挑水,然后在按内播种玉米。挖按埋墒的抗早效果和冬春灌的差不多。

  抢墒:对于土壤墒情稍好,略高于种子发芽所要求的土壤水分的地块,应在3月20日左右进行顶凌播种或适时早播(3月末至4月初),充分利用返浆水抓全苗;对于墒情虽然不好,但逢雨时可以与底墒相接的地块,要在雨后抢墒播种,先砂土地、高地、阳坡地,后壤土地、粘土地、洼地、阴坡地。

  提墒:对于表层已成干土,但底墒比较好的地块,要用石滚子镇压2一3遍,使表层土壤致密,以加强土壤毛细管作用,把底层水分提升到表土层。播种时要踩好格子,并用石破子再压2一3遍,使种子和湿土紧密结合,促进发芽。

  掏墒:对于底墒比较好,但表层干土较厚(巧厘米左右),用一般播种方法不易出苗的地块,要采取两犁开沟播种和挖穴点种的办法进行春播。两犁开沟播种的作法是,第一犁先将表层干土分开,接着再来一犁翻起湿土,播种后用脚将沟两侧的湿上推入沟内,踩好格子。对于不便用犁杖种地的山坡地和零散的小块地,可采取挖穴的方法点种玉米和高粱。挖穴用锹、镐作业,挖至见湿土为止,播种后浅覆土,踩好格子。

  补墒:对于既不能搞造墒播种,又不具备抢墒、提墒和掏墒条件的地块,应采取补墒措施,使土壤含水率超过15%,以利适时播种、一次播种保全苗。补墒方法可用车拉人挑坐水播种和拖拉机带水条播。有条件的地方,还可以用小型喷灌机补墒播种。一般地块每亩补墒用6方(200挑水)水即可。有机耕条件的地方,当土壤含水率不足15写时,最好用拖拉机带水条播,一次可以完成开沟、播种、覆土、镇压等工序。

  保墒:播前搞冬春灌的地块,有的保水能力差,在春风大、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往往会严重跑墒,为此,应及时用拖子反复稼压保墒。尤其是3月中、下旬(表层土壤化冻10厘米左右时),更要加紧擦压保墒。擦压可以使田面形成一层很细的干土层,切断上壤毛细管,防止下层土壤水分上。从而保住墒情;对于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和没有耙压的秋翻地,要反复擦压,使表层土壤细碎,一旦降雨,便抢墒播种。

本站推荐仪器: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站 土壤墒情监测仪
©2021 http://www.soil17.net/ all rights reserved